通江银耳,又名白木耳、白耳子等,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是珍贵的食药用菌。它富含胶质,泡发率高,可制成多种甜食及菜肴。我国四川省通江县陈河乡是中国银耳之乡,是高品质野生银耳的主产区。陈河乡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真菌类植物的生长,该地常年为云雾笼罩。银耳的人工栽培始于清光绪二十年,但好长时期处于半野生状态,每年把树木砍下来,靠天然孢子接种,每百公斤段木只能收到干耳50-100克。通江银耳是中国著名特产,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通江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食用菌的生长,是银耳的发源地。通江县有一百五十多年银耳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现有耳林资源7万公顷,年产银耳60万千克,开发出银耳食品、银耳饮料、银耳保健品、银耳化妆品等系列产品10多个,年产值1亿多元,成为县城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推动银耳产业化进程,通江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通江县银耳产业发展局,专门从事银耳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和服务,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欢迎海内外客商来通江从事段木银耳集约化生产、精深加工和产品流通。
一、 药用价值
1、 清宫太医唐容川《本草问答》载:“慈禧痢下,百医莫治,容川投以耳汤一剂,服后立愈,慈禧自此常服之”。称:白耳润肺生津,主攻:生津、活血、滋阴补阳,尤能治肠风下血,妇女带症。
2、 清宫侍女德龄著《御香飘渺,御膳房》论通江银耳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而且就是寻常人或官员,愿意花多贵的钱去买它的话,也不容易得到好的,理由是最好的银耳(通江九湾十八包)已成为四川做官的人孝敬太后的一种专利品,他们雇佣了许多人,常年在那里搜寻最好的银耳拿去巴结太后和勾通外商,大发横财。
3、 南京中医学院、江苏中医研究所编《中药学》载:“白耳性味甘平,入肺、胃肾之径,功用滋阴润肺,生津、主治虚痨咳喘,痰中带血,虚热口渴,肺萎等症”。
4、 1961年第三期《中药杂志》称:“银耳发醇液,多糖A和多糖B均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能提高肌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能力,有助于改善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免疫机能低下状态,能提高抗病能力,能防癌”。
5、 张红安《本草诗解药注》谓:“白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为人参、鹿茸、燕宣窝所不及”。
古今史著和历代医学家通过临床验证,确认银耳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目咳,清润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延年益寿,抗癌之功效,但银耳的质量尤为重要。本店选用的银耳系列产品,品质上乘。
二、 食用方法:
1、 银耳(适量)先用30℃以下温水浸泡发胀,清洗切碎,置于搪瓷或铝锅、砂锅等容器内,以20g干耳计算,加水4至5kg(1:200倍)水浴蒸煮,先猛火烧开,小火持久(2—3小时);也可将发胀切碎的银耳,置于暖水瓶中,按耳比例加入沸水,待5—8小时后倒入锅内蒸煮,成胶冻样羹粥,再加入溶解后的冰糖或白糖和适量喜爱的鲜果肉、汁,蒸煮5至10分钟即可食用或置于冰箱内分次食用,早晚各一小茶碗。
下图是偶熬出来的银耳羹,用的是一级的银耳原料,用特级的就更好了,口感很好哦!美容、养颜的“平民燕窝”!
2、 不喜甜食用,可炖猪蹄、排骨、鸡、鸭荤肉,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3、 夏季更是家庭必备清凉饮料,将银耳汤自制加工成冰糕、冰淇淋、冰冻银耳、八宝银耳,银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