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行情 » 行业专题 » 正文

打一针或可3个月内不染艾滋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9  浏览次数:403

纽约市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何大一教授所领导的团队最新研发的预防性药物GSK744LA,通过抑制艾滋病病毒(HIV)的逆转录整合,能够让猕猴在近3个月内不被直肠内接种的HIV病毒感染。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在为期8周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在第1周和第4周给8只猕猴各注射一次这种药物,然后用与人类艾滋病病毒相似的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攻击猕猴,每周攻击一次,实验结束时发现,8只猕猴都健康无恙。在对比实验中,没有注射药物的猕猴全部感染。

艾滋病预防药物与艾滋病疫苗有什么不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说,两者有本质区别。艾滋病疫苗是通过制造一种与艾滋病病毒结构类似的灭活病毒、蛋白成分或基因片段,用其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中和抗体,自动识别并杀死艾滋病病毒。通常,这种中和抗体是在疫苗刺激下产生的,在身体里长期存在。而预防药物是一种外来力量,当药物代谢排出身体后,就没有保护作用了。

“严格讲,GSK744LA是一种在效果上和疫苗相同的预防性药物。虽然不是疫苗,但该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研究前景广阔。”吴尊友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批准了首个预防HIV在高风险人群中感染和传播的口服新药物特鲁瓦达(Truvada)上市,但其主要短板在于作用时效过短——必须日服1粒才能有效预防,因此很难在易感人群中大规模普及。而GSK744LA通过利用缓释技术,使药物发挥有效作用的时间显著延长。

有专家认为,新药可能会令部分人降低戒备,让大家以为性行为可以不用安全套,或者认为即使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也不会染病,这样反而增加了高风险人士患其他性病的风险。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医药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医药行情
推荐医药行情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