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疗保健 » 正文

鱼腥草成蔬菜新宠 登上大雅之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3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695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日前,市民陶先生在笛扬路步行街粥皇茶餐厅用餐时点了一盘名为 鱼腥草 的凉菜,食用后发现这种菜肴味美可口,一根根貌似草根的蔬菜放入口中后居然带有浓烈的鱼腥味。

  据餐厅服务员介绍,鱼腥草菜肴具有清热解毒、去痰化淤等功效,营养价值十分丰富。于是,第二天陶先生便到柯桥的农贸市场购买这种鱼腥草,也想在家里做这道 营养菜 。结果跑了好几个农贸市场都被摊主告之卖完了。陶先生说: 想不到这种草根这么走俏。

  记者在柯桥城区的几家农贸市场内寻找这种陶先生所说的鱼腥草。在立新农贸市场的一个蔬菜摊位上,记者终于看到了这种神奇的草根。据了解,只有在每天早上卖蔬菜的摊位上,才能看到鱼腥草的身影。记者看到这种草根是圆柱形的,呈扭曲节状,每根长大约20至35厘米,表面棕黄色,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一位姓罗的摊主说,这种鱼腥草每天都能卖出10多斤,而且天天卖断货,购买鱼腥草的市民主要是制作菜肴,也有的市民是专门把它熬成汤当中药材食用。据了解,鱼腥草以前在农贸市场是没有的,也没有人购买,现在它已经成为很多家庭中经常食用的菜肴,并且营养和药用价值也被很多市民认可。据了解,每公斤鱼腥草的价格大约在6元左右。

  起初鱼腥草只能在中药材中才看到,而作为蔬菜食用的,也是多为知其功效的医生。卖蔬菜的摊主因此也不敢进货太多。但是随着 药食同源 和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了鱼腥草,现在一些高档餐厅也看到了它的身影,市场上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相关链接

  鱼腥草又名蕺菜、蕺儿根、摘儿根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

  鱼腥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野生蔬菜,常见的吃法有几种 :一是将鱼腥草地下茎除去节上的毛根,洗净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将嫩叶加入其中),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较重。二是将地下茎连同嫩茎叶一同煮汤、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易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渍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有开胃功效。

  鱼腥草又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它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脓溃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疽等症。所以,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