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治疗 » 正文

薤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2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1036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清明時節,市場就見蕎菜。蕎菜即薤,又稱?菜,始載於《本經》,列於中品──「似韭而葉闊多白無實」。中醫用其鱗莖入藥──薤白,為百合科小根蒜、?頭(南北皆產)長梗薤白(產東北及河北)或天藍小根蒜菜的鱗莖。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春寒》詩曰:「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豈惟厭饞口,亦可調病腹。 」

詩中寫以薤白酒、地黃粥解飢療病。薤俗稱?頭,鱗莖名薤白,可食,並入藥。(中華書局校刊本《全唐詩卷》四百五十三。)

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亦有薤詩云:「衰年關膈冷,味暖並無憂。」更說明了古人用春天時物?菜作為溫補之蔬菜食療。

薤白具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徹背、胸脘痞悶。對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後重、白帶、瘡癤癰腫亦有良效。中醫臨床治療寒痰濕濁凝滯胸中,陽氣不得宣通所致的胸悶作痛,常與化痰散結、利氣寬胸的瓜蔞配伍應用,如《金匱要略》瓜蔞薤白白酒湯。此外常用於胃寒氣滯、脘腹疼痛,有濕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

辛開溫通 苦泄痰濁

現代藥理研究指,薤白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有預防作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抗菌作用。(《中華本草》精選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由於薤白味辛性溫,陰虛及發熱者慎服。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