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风,4小时黄金抢救期(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6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982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2013年公布的“健康白皮书”中,北京地区脑血管病成为排名第三的致死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1.53%。可见,中风(脑卒中)是严重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什么样的情况容易诱发中风?发生中风后该怎么办?中风者该如何及时得到治疗呢?今天我就通过《健康加油站》栏目来给大家普及一些必需的中风防治知识。

  高温天是中风高发季

  虽然已经立秋,但早晚温差大,中午气温仍然很高,中风患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天气热的时候,人容易脱水,补充水分不及时。另一方面是由于天热,休息不好,血压容易升高,本来就处于高危状态的脑血管病人更容易发生中风。所以,天气炎热时,血压不稳定的患者要及时调整。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温度较高时,要及时补充水分,这样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好办法。

  血压不稳、年龄增大等都是导致中风的重要风险因素。血压忽低忽高、经常被动吸二手烟的老人就属于中风的高危人群。这部分人应该定期到医院接受正规的中风筛查。此外,工作压力大、血压不稳的年轻人也需要注意。

  缺血性的中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血栓。脑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体随着年龄的变化,因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病,或肥胖、运动减少等一系列因素造成血管内膜损伤,逐步形成凝血,堵塞了血管,从而导致脑组织容易缺血、缺氧,造成功能丧失,随后很有可能发生死亡。因为人体循环系统是个闭合的系统,血栓不像小便能自然排出体外。在血栓形成早期,血块可以掉到远端,不易被发现,但如果突然堵住人体重要部位,会出现神经功能丧失、偏瘫、失语等症状。

  抓紧黄金4.5小时

  据统计,目前我国及时溶栓的患者比例不到3%,中风的致残率达到近75%。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老百姓认识不到早期发生中风的表现。比如病人出现面门变浅、说话不利索、听不懂话、一侧胳膊没劲、一只肢体麻木、一只眼睛发黑等。发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保证患者在4.5小时之内得到溶栓,不要错过这个最佳时间段。

  2.处理不当。有些老人一个人在家里,或是有老伴陪着,发现问题只是马上打电话给子女,而不是打急救电话,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延误病情。另一种情况是,患者准备去医院,却还在慌乱地找医保卡、银行卡等,这样都会延误时间。

  3.观念错误。比如,有的患者一旦发生早期症状,怀疑中风后,吃安宫牛黄丸,然后睡一觉,一觉睡醒来就有可能不能动了,这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

[责任编辑:昕亚]

1 2 下一页 尾页

21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