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治疗 » 正文

业内建言中药“走出去”:中成药更易被接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1  来源:中医中药网  作者:中医中药网  浏览次数:1104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网
  医药网7月28日讯 国际化,一直是我国中医药的老大难问题。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首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介绍,中医药传播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海关统计数据却显示,2016年我国中药贸易总额46亿美元,同比下降4.08%,为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出口额为34.26亿美元,同比下滑9.13%。     与整体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知名药企靓丽的出口成绩单。2016年同仁堂集团海外业务收入7.43亿,连续7年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速约20%。以产品出口为主要外贸形式的片仔癀2016年出口额3077万美元,占当年我国中成药出口额的13.7%,连续十多年保持增长,位居我国中成药单一品种出口第一。冷热两重天,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业内人士认为,让中药真正走出去的关键是让中药成为真正的中“药”。     何谓真正的中药?准确来说是中成药,而舆论热议的中药(比如虫草、石斛等),往往是中药材。品牌专家尹杰说,社会上对中药材的哄抬炒作,各色中医院、国医馆和神医、专家的泛滥,让中药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的整体形象低下,“正是由于混淆了中药材与中成药之间的差别,中医药的国际形象被普遍拉低。而片仔癀、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中成药与西药一样,服用后不久即可见效,显然比一般中草药更容易赢得消费者。”      “将中药材加工成中成药,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尹杰表示,与西药相比,中医药国际化的一大瓶颈在于量化研究缺乏。在美国、欧盟等很多国家和地区,中药缺乏合法的药品身份。特别是《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指令》规定生效后,中药在欧盟市场面临被迫退市的危险。片仔癀药业董事长刘建顺说,中药含有多种成分,中成药的复方药由几十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加工处理时这些物质又可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以在制成中成药后,即使采用最先进的仪器也很难分析出它的原始配方和生产工艺。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