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一闪而过的小中风也危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9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859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美国《预防》杂志近期报道,1/3的美国人出现过“小中风”,并且97%的人对此毫不知情。研究者对2040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了“小中风”最常见的几个症状:20%的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14%的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行走困难、运动失调、平衡感丧失;10%的人一侧肢体或半边脸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麻木、无力;10%的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障碍;5%的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语言障碍、读写困难。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吕田明解释说,“小中风”的医学名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局部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的、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常在爆发性中风(即常说的中风)前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发生。已发作过TIA的患者,1个月内再发风险是无发作患者的30倍。发生小中风后,大部分患者会在一两个星期内发生大中风。

  小中风发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与血管内微小血栓及一过性脑灌注不足相关。小中风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相似,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都要警惕。

  小中风在临床上很常见,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还有些轻微的一过性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例如,哈欠连天、口吃、流口水、短暂黑矇、视物模糊等,对于高危人群,这些轻微症状应该引起重视。

  如果出现疑似“小中风”,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最好包括: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发现局部的缺血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斑块情况;超声心动检查,确定是否有心腔内附壁血栓、二尖瓣脱垂或先天性心脏病等。

  “三高”人群以及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的人群都是小中风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预防,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定期检查,减少应激状态(过劳、紧张、惊恐、大怒等一系列剧烈情绪波动),并适当治疗。另外,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抽烟、喝酒、熬夜等)的人发生小中风的几率较高,改良生活方对预防有一定帮助。

  小中风的症状可能转瞬即逝,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殊不知,微小栓塞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如果错过了及时防治的时机,很可能导致大中风,出现明显的脑梗死。(游华玲)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