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医药商业领域已经完全对外开放以及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大举洗牌整合的大背景下,外资企业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内医药企业的资本运作,甚至影响国内医药商业诸侯的竞争格局
近日,上海医药在京宣布:将收购中信医药及揭牌北京上药爱心伟业医药有限公司,并设立北京总部。 2011年上海医药即可提前完成450亿元的计划目标,预计突破500亿,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信心百倍地表示。
借道入京
2010年底,上海医药以23.28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China Health System Ltd. 65.24%的控制性股权,进而收购了其全资子公司中信医药,该项目预计将于3月底以前完成全部签约、过户等流程。 而对北京爱心伟业医药有限公司的收购已全部完成,并已经合并业务报表。
上海医药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了诸多关注。据悉,上海医药收购中信医药,是新上药重组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并购,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医药并购案。
北京无疑是国内最具有吸引力的医药区域市场之一,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2009年,北京地区医药品总销售已突破500亿元,近几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0%。中信医药以医院销售为主,在北京排名第三,加上爱心伟业,上海医药在北京医药分销市场的占有率将超过国药控股,跃居第二,仅次于华润北药。
对于进京面临的与国药控股、华润北药的贴身肉搏,吕明方显得并不担心: 国药旗下各个分散的上市公司各有特点,华润则表现在其整合能力上。而上海医药由于实现了整体上市,因此其结构更清晰,也更利于资本市场的认可。
同时,在业务运作方面,上海医药集团总裁徐国雄表示:上海医药将在北方市场快速复制其在南方成功推广的 松江模式 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的零差率药物购销模式,利用公司广泛的品牌美誉度、丰富的品种资源、高质量的生产标准、强大的分销网络和渠道以及独有的工商协同一体化等优势,加强北方基本药品的配送能力。
全国布局
北京当地市场当然不是上海医药进京的唯一目的。当日,上海医药还同时宣布:在依托中信医药和爱心伟业为华北地区重点医药分销网络平台基础上,设立了北京总部,并确立上海医药以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为主的全国性战略架构。
据悉,在全国网络构建上,上海医药以华东、华北、华南合计占近75%市场份额的三大区域为重点,优先并购各地优势企业,择机向西南等潜力地区拓展。同时与网络资源相匹配,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实现物流资源配置的全国化。
2009年中期,上实集团与上药集团医药业务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从而实现两大集团医药产业整体上市。8个月后,2010年3月新上药如期亮相资本市场。上海医药新航母组建后,立刻开始了东征西讨,希求速成霸业。
对于商业企业的并购,即使他的资质再好,1个亿两个亿的分销企业我们也都不看了,因为管控成本太高。目前我们关注的收购目标都定在5亿元以上的,最好是10亿、20亿元的。 徐国雄表示。
据悉,去年至今,包括即将完成的收购,上海医药先后收购了包括广东中山医、福建省医药公司、山东商联等在内的9家企业。在物流配置上,上海医药也在相应加快布局,去年设立了苏州上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现正在推进上海中央物流、宁波、青岛等几大物流中心建设。
吕明方表示:2011年上药全国战略主要有3项重点任务:一是巩固全国商业深化商业布局,加快分销网络资源整合;二是将重点突出对工业制造业的并购;三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转型,实现在产业化领域的突破。
我们希望在2011年实现对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并购。 徐国雄表示,在对于工业制造的并购选择上,相对来说还是会依据上海医药商业布局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