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练出孩子挫折承受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08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826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挫折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道门槛,如何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需要父母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帮其建立正确的成败观。

  家长要先正确面对失败。当孩子面临挫折、承受压力时,父母要先反思哪些是由父母不合理期待造成的,究竟是孩子输不起还是父母输不起?有些父母出于自尊、面子,能接受孩子成功,却难以接受孩子失败,甚至把焦虑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越发焦虑、恐慌。教育孩子说到底是父母的修行,父母成熟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给挫折设个期限。孩子努力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感到受挫是非常自然的。这时,父母要接纳这种失望和挫败感,允许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感情,比如倾诉、写日记。当孩子能够表达情绪,也被正确理解和接纳后,就有了对抗挫折的心理力量。此时,父母可以帮孩子给挫折设个期限,鼓励他们从中走出来,用积极的情绪替代挫败感,可以说:“你现在看上去很难过,妈妈遇到这种事情也一样,不过妈妈相信你明天早上就会好起来。”

  正确解释与看待。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别人”等。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指出,对成功和失败做不同的解释和判断,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不同影响。如果孩子把考试失败归因为智商,会降低学习积极性,今后可能还会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不够努力,可以减少挫败感。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帮他们分析成败的原因,对成败做出合理解释。

  学会转个念头。同样是考英语,两个孩子都没考好。一个孩子觉得没关系,另一个却伤心欲绝。前者认为,一两次没考好很正常,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再来。后者可能认为,考不好就不是好学生。所以,父母首先需要学会正确理解事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鼓励孩子遇到挫折时转个念头,换个角度思考。(王爽)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