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读者张先生咨询:这几天北京天气变化快、温差大,孩子着凉感冒了,但她不愿意吃药。我听朋友说了一个足浴方,具体如下:胡椒20克、黄麻15克、生姜10克,水煎取汁后弃渣,与热水一同倒入木盆中,趁着热气熏蒸,每次泡30分钟,每日一剂,一般用一剂微出汗即愈。请教专家此方是否有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海涛解答:风寒感冒是身体表面受到寒邪侵犯造成的,邪气可以是寒、热、风、湿等,当邪气超过体表保卫之气,中医称为“营卫之气”时,其功能失调就会表现出病态。
人体体温是36℃左右,大部分情况下高于外界气温,当寒邪侵犯体表后会被正气包围住,正气“奋起抵抗”,二者出现冲突就会使机体发热。由于感受的是寒邪,我们会有恶寒怕冷的症状,因此发热恶寒是风寒感冒最典型的表现。
治疗风寒感冒就是用辛温发散的药物把气血调动到体表,驱赶寒邪。麻黄是最经典的辛温解表药,能调节人体的阳气到达体表,并进一步通过发汗的方式把寒邪驱散出去。古人发现下雪以后,凡是长麻黄的地方雪都融化了,不能形成积雪,由此推论出麻黄能够把土地下面的阳气提取上来;生姜味辛,性微温。同样能够发散寒邪,民间就有用生姜红糖水发汗治疗外感风寒方子;胡椒善于温里,这样配合起来身体内外都得到了温暖,因此微汗出而痊愈。鉴于儿童不愿意服药,本方采用了外用的方法,足部吸收药物可以通过足三阴经达到躯干,也避免了麻黄可引起心慌、胡椒可造成胃热不适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