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普需求和宣传研究课题组在广东、江苏、吉林、甘肃等地的调查中发现,非医学类大学生接触中医的机会虽然比城市工作人员、居民、退休人员、农民低,对中医了解不多,但半数以上人认同中医,相信中医疗效,近七成(69.3%)愿意找中医治疗,接受中医药知识,并对中医药科普提出建议。
课题组在广东、江苏、吉林、甘肃等地区进行的2597份调查问卷发现,450个非医学类大学生中约半数以上生病时会选择中医作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其中广州最高(82.31%),绝大多数人对中医疗效持肯定态度,该比率虽低於被调查的城市工作人员等其他居民,但他们对学习中医药表现出较大兴趣,除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外,他们对中医药理论知识、中医药歷史人物的兴趣明显高於其他人群,前者高於平均数5.7%,南京地区达61.4%,后者高於各人群平均数19.7%,甘肃地区达62.7%。
中医宣传广度力度不够
课题组了解到,4个地区在校大学生普遍认為中医宣传的广度和力度不够,他们获取中医知识的途径多受家庭影响或听人述说,看电视、读报、上网等也是多数人了解中医的渠道。虽然他们对中医表现出兴趣,但对中医的了解普遍片面、肤浅\。广州地区的大学生知道《黄帝内经》者不足30%。南京的大学生对中医诊\法只知摸脉和看舌,对煎服中药也知之不多。
应从青少年开始普及
一些大学生建议,应从青少年开始普及中医知识,大学生可通过选修中医课和网络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他们更愿听中医科普知识讲座,掌握简单实用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希望有关部门多推荐準确实用的中医理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介绍中医歷史与人物的书籍、报刊。
课题组专家认為,在校大学生对中医药的高度关注,说明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大学生中產生重要影响,中医药科普成效明显。因此建议对大学生人群编写具有一定理论性、图文并茂、价格适中的中医科普书籍,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中医药选修课和中医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