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协会与海基会21日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中医药研究与交流及中药材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备受两岸中医药学者及业界肯定。受访专家、业者普遍认為,协议有助於两岸在中医药领域建立起统一标準,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将步入更广阔的「新天地」。
根据协议,两岸将就中药材品质安全保障措施、中医药诊\疗方法研究、中医药学术研究等事项,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大陆开业的知名台籍中医师黄宗瀚认為,以往因為两岸信息不够畅通,不少台湾患者误认為大陆中药材不够安全,存在偏见。此次签署的协议明确指出,两岸将採取措施,保障输往对方的中药材符合品质安全要求,「可以进一步消除台湾患者的顾虑,安心服药。」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陈建伟对此表示赞同。他说,目前大陆在中药材标準採认上使用的是中药指纹图谱品质控制和多指标成分品质控制方法,与台湾使用的标準有所不同。「协议签署后,两岸有机会就中药材品质安全标準及检验方法商议建立统一规范,避免误会再度发生。」
开展诊\疗学术研究合作
据了解,台湾在中药颗粒剂和粉剂方面的(药品生產品质管理规范)认证起步较早,而大陆近年来则在中药饮片的认证领域相对领先。
「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签署后,两岸卫生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在这一平台上开展实质性交流,加强中药材品质安全的评估力度,确保无论是出口台湾的大陆中药材,还是从台湾进口的中药材,都安全无虞。」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凌婭说。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还明确提出,双方同意就中医药诊\疗方法研究、中医药学术研究等事项,进行交流与合作。
「我理解,两岸有望在中药的生產、保存、杀菌以及泡製等环节,以及中医问诊\、处方、理疗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规范。如此一来,两岸患者将享受标準化的中医药服务,两岸中医药领域的產学研也可以逐步对接、实现优势互补。」黄宗瀚说。
优势互补推广中药文化
「两岸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空间其实狠大,但多年来实质性合作却不多,让人惋惜。相信协议签署后,这样的情形会得到明显改善。」长年往来两岸的台湾彰化县中药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东辉说:「比如,台湾合成中药有先进技术,完全可以结合大陆的优质中药材,进行產业对接,不仅回馈两岸民眾,还能把我们的中药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凌婭也对两岸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的美好前景寄予厚望。她说:「作為中药生產研发企业,我们特别希望邀请台湾的有名中医到大陆来开诊\或教学,加强两岸临床中医的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