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中醫藥重新成為社會的熱議,表面原因是越來越多市民以中醫藥作為治病方法,尤其是發現中醫藥對治療流行病有明顯的作用;深一層的原因則是對一些患有頑疾的病人,發現使用中醫藥的療效較西藥更穩妥。但自從政府一九九八年提出將香港發展成中醫藥中心以來,除了步伐不大之外,近幾年更停滯不前。以香港批發中藥材到世界各地的商貿旺景來看,香港顯然扮演了一個重要的中轉站角色,但這現象與本地對中醫藥的輕視心態卻形成強烈的對比,因此,研究和推廣中醫藥需要加把勁。
中西治療漸成趨勢
此前有立法會議員就如何強化香港中醫藥推展工作擬出提案,獲得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書面答覆;最近有團體就同一問題進行社會調查和研究,撰寫了一份包括十項建議的報告,兩者對未來重視及推展中醫藥所起的作用不小。政府的態度是:中醫藥在香港基層服務方面的貢獻廣為市民認同,發展公立醫院的中醫藥服務,可以逐步加大目前中醫藥的輔助作用,令中醫藥發揮更大作用。政府以長遠目標即「循證醫學」為本,希望發展一套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及需要的中西醫藥合作療診模式。
香港的中醫藥市場一直處於由私營市場主導、市民自行決定是否採用的情況下,有兩方面問題值得注意:一,中藥材批發和營銷市場雖然成為向全世界供應的中轉站,但很明顯被視為一種單純的商貿活動,真正把中藥材批發活動與提高香港中醫藥的效用掛鈎不但未成熟,重視程度更遠遠不足。這是中醫藥一直未能引起社會重視,未能提到政府工作重點的原因。二,一般市民對於使用中醫藥治療疾病有兩點顧忌,因為中醫藥的療效慢,無法適應市民希望一針見效的速治心態,坊間「得閑死唔得閑病」便是最好的寫照;煮藥太花時間及工夫、味道難以接受,令新一代對中醫藥存在著抗拒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醫藥的發展一直受到阻滯。改變當然不會沒可能,最大的做法是此前政府展開對中醫師的註冊工作,成為一個轉捩點,令不少進入中醫行業的人的專業資格得到承認,被視為發展中醫藥的最大契機。隨後坊間更提出了把中醫藥提升到公立醫院的層面,希望可以更廣泛地為市民服務。
公立醫院改革做起
但自從中醫師實行註冊之後,對中醫藥的重視似乎又陷入低潮。不但政府,社會也一樣沒有針對中醫藥展開積極實效的推動措施,這正是中醫藥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如何促動中醫藥發展,方法很多,針對香港的實際情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中醫藥作為一種治病方法,改變公立醫院一面倒只採用西醫藥治病的方法,是改變市民重視中醫藥的重要方法。因此,第一步是如何打破這個缺口的問題,如果能夠以一間公立醫院進行改革做起,所起的帶頭作用將會十分大,這就是成立一間以中醫藥為本、以西醫藥為輔的醫院的需要。第二,如果說醫院是發展中醫藥的平台,那麼,醫生及藥物工作者就是這個平台的支柱。因此,包括大學在內的教育機構,重視培養中醫藥人才應被視為同步進行的大事,才能令中醫藥的發展有殷實的基礎承托。第三,在目前公立醫院面對巨大的病床和資金壓力之下,轉變任何一間現成的公立醫院為中醫院是不明智的做法,只會造成市民對醫療不足的抱怨。在難以改變現成的醫療設施作為發展中醫院的情況下,可針對此前政府提出撥地供發展私家醫院的建議,提出從撥地計劃之中,劃出一幅土地作為發展中醫院用地,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最大的方便。第四,要發展中醫藥,必不可少的途徑是向內地借鑒和學習,不論是硬件式的醫院設施,還是中醫藥人才的培訓進修,都無可避免必須向內地索求,才能獲得最寶貴的效果。好在CEPA已經為這方面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渠道,因此,制訂與內地就中醫藥方面的合作措施,應該借助CEPA為橋樑,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借鑒內地發展思路
有一個例子值得思考:德國克茨廷(Kotzting)曾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開辦一所中醫院,設有八十四張病床,除了九名來自北京的中醫師外,還有西醫醫療組。據反映,這間以中醫藥為主,西醫藥為輔的醫院在治療病例上獲得很好效果,不少外國人喜歡到這間醫院治病,它的知名度完全是由中醫藥打開的。這樣的運作模式顯然最適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因此,對於如何利用和發展中醫藥的作用,業界也傾向於以中醫藥為主、西醫藥為輔的做法,認為是一種具中轉作用的好辦法,香港可以參考這樣的運作模式。事實上,內地不少大型醫院都設有中醫藥服務,中西醫一起診病的情況比比皆是,因為中西醫一起採取了各取其長,互補不足的做法,令不少頑疾得以治愈,令中醫藥名揚四海。
因此,對於中醫藥的推動發展工作,政府如果能夠做到以下兩步,效果一定不小,一是設立一個高層的督導委員會,二是制訂出長遠的中醫藥發展策略。至於社會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譬如宣傳市民多採用中醫藥治病、利用民間與內地聯繫廣泛等特點,帶出更多向內地學習中醫藥的活動,藉此提高香港的中醫藥質素,都是可行的方法。
國務院已公布了《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香港或多或少可以從中借鑒學習,文件提出了「六位一體」的發展中醫藥思路,包括推進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這六大方面,香港發展中醫藥,也不能避免要面對這六大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