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制药业的增长陷入停滞状态,大型制药公司的增长也有所减缓。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2008年,美国处方药销售额仅增长了1.3%,达到2910亿美元;处方药销售量更是仅增长了0.9%。
曾经的医药巨头们在2008年的表现如何?辉瑞能否继续保持在美国的霸主地位?制药公司又会采取哪些措施?最近MM&M的一份报告给出了答案,排名依据医药巨头们在美国的销售额。
状元:辉瑞
今年1月,辉瑞宣布收购惠氏的消息在整个医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辉瑞对此的诠释是,收购惠氏将会使公司的经营方式多样化。由于辉瑞公司出色的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流动能力,合并后的辉瑞-惠氏在诸如阿尔茨海默病、肿瘤、镇痛和精神病治疗等关键领域的专利产品数量将会增加。辉瑞正在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生物制药和疫苗领域的顶级参与者。辉瑞宣布,在公司的重组计划中,生物制药将成为公司的一个重点。在此之前,2008年,辉瑞先后收购了生物科技企业Serenex、Encysive制药公司和Coley制药公司。2月10日,辉瑞宣布将向公众公开其为美国卫生保健专业人士的咨询、演讲活动和临床试验支付的费用。
榜眼:葛兰素史克
2008年,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表现同样强劲,其红利增加了8%。尽管文迪雅(Avandia)的销售额下滑,但公司开始对其业务模式进行变革,并宣布了如下三个优先战略:全球业务向多元化发展、为产品提供更多的价值和简化公司的运营模式。作为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核心业务,制药业务的周转率为164亿美元,增幅为10%;消费保健品业务增长了3% ,约400亿美元;口腔保健和营养保健的市场份额保持了持续增长。2008年,美国FDA批准的新分子实体药物和疫苗中的17%由葛兰素史克公司获得,同一年共有5个产品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磷脂酶A2抑制剂darapladib和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Syncria。但是2009年,葛兰素史克公司将有2个拳头产品失去专利保护。
探花:阿斯利康
2008年,在多个关键品牌的推动下,阿斯利康的销售额增长了3%,为316亿美元。阿斯利康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强劲,超过12亿美元。其拳头产品中,可定(Crestor)、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的复方制剂吸入剂(Symbicort)、思瑞康(Seroquel)和瑞宁得(Arimidex)的销售额呈上升趋势,而耐信(Nexium)的销售额却下降了2%。公司有11个产品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新兴市场的销售额为42亿美元,增幅为16%。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产品的数量与2007年持平,但是进入Ⅱ期临床的产品数量增幅超过了50%。阿斯利康公司最近宣布了一项重大的重组计划,到2010年末,该计划将为公司节省21亿美元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