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药师大会主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许嘉齐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制药产业发展形势和趋势后指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我国制药产业来讲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必须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引导企业通过兼并、合并、重组、联合以及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培育起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和能力,确保未来我们的产业发展安全与国际竞争力。
产业调整迫在眉睫
当前的医药产业发展正处于由过去 药品生产绝对短缺 到目前 药品生产绝对过剩 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与问题集中爆发、同时出现的时期,且不同时期的多种矛盾与问题又叠加在一起,使得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将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当前的药品质量安全风险;二是未来制药产业创新能力的建立与长远发展的安全。
究其原因,许嘉齐分析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制药产业组织结构极不合理的问题。具体来看,我国制药产业低水平重复非常严重,生产经营方式属于 小生产、小流通 模式,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社会、产业和企业未形成创新系统,相当数量的企业无创新压力、动力与能力,使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当中,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恶性竞争加剧,企业间竞争从 讲质量、讲价格 后退到 拼回扣、拼成本 ,甚至不惜牺牲药品质量,进而加大了药品安全风险。而从微观角度分析,从决定药品质量的三个层次来看,在药品 设计 、 生产 与 标准 上我国药品质量总体上偏低,部分药品标准不能完全反映药品的内在质量,三个层次上均存在一定的隐患,而且药品使用环节无严格规范可遵循。
因此,许嘉齐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制药产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各种事故、问题频频出现,成为社会矛盾集中交汇的行业,若不尽快和彻底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制药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将难以持续。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政府将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引发中国制药产业组织结构的深刻变动、制药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和制药产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从产业层面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国制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产业水平、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创新型产业组织结构的形成、产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药企业提供了机遇,且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