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疗界,医生们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国外医学界曾作出统计:医生平均寿命低于普通人群的平均寿命,特别是外科医生。那么,面对重重压力,应如何一一化解?
前不久,由《医药经济报》主办、深圳市翰宇药业有限公司协办的 关爱医生•情绪与压力管理 研讨会举行后,引起了医生们对压力管理的大讨论。
有研究学者认为,缓解压力需从认知转变做起,医生们只有正确对待和处理好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也有医生表示,医疗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体制,消除压力需要大环境的改变。
压力来自矛盾
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临床医学实践性强,技术晚成,而且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研究者已经公认医护人员承受的压力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水平。
有关压力的研究确定了三种普遍导致压力的因素:不确定性、信息缺乏、失去控制。由于医学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面对各种疾病,医护人员面临着很多 不确定性 的考验,许多疾病还无法根治或者不知道疾病的原因,不确定性深深植根于医疗服务之中。另外,由于疾病发生的过程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不可能全面了解这些因素,所以每个医护人员通常是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进行临床决策的,特别对于急诊病人更是如此。
由于未知太多,信息不完全,但同时面临生死抉择,医护人员都会有虽然无能为力但由于职责所系不得不做点什么的心理感受,这些长期形成的压力是每个医护人员无法避免的,也是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以上因素也成了医护人员产生压力的重要原因。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深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杜少辉认为,当前医生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医生角色定位的问题。我国是老百姓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而税收用于医疗的比例却最低。国家投入太少,病人自付比例过高甚至支付不起,由此产生的矛盾使医院和医生成了 夹心饼干 ,要承担来自诊断和治疗的绝大部分风险和压力。
比如我遇到一个头痛病人,综合他的情况,我建议他做核磁共振及CT检查,以排除脑血管疾病。如果检查结果证明他有脑血管病,他会感激你;如果没有,他会认为医生是故意开昂贵的检查项目来创收,可能由此引起纠纷。根据医学规律,即使诊断是风湿引起的头痛,医生也需要排除脑血管疾病,这是一个矛盾。如果检查费用不用病人出或者病人只出很少一部分,就不会存在纠纷可能了。
在杜少辉看来,中医在以下方面还要承担比西医更多的风险。首先是辨证,辨证不同于辨病,中医辨证不等同于西医诊断,但西医和病人能理解、承认辨证的很少;其次是辨证水平高低的问题,年轻医生要做到辨证很难;另外的问题来自中药本身。西药多是国外专利,经过发达国家的标准认证再拿到中国使用,发生意外的只是极少数;中国的中药制剂,特别是饮片没有真正可行的标准,质量参差不齐。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瞿利军认为,最主要的压力源来自患者, 也可以说是担心当被告,对患者的责任感反而使我们倍感压力。
积极改变自己
有鉴于此,《医药经济报》在近期推出了主题为 关爱医生•情绪与压力管理 的大型公益活动,邀请专家为医生们讲解如何做好压力管理、保持良好的情绪,受到了参会者的热烈欢迎。
该活动也得到了深圳市翰宇药业的全程支持。
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诸多因素的交织影响,医生头顶上这个崇高的光环似乎正在褪色,是真的褪色了吗?我们还是要大声地说,没有褪色!这一职业的神圣光环永远都不会褪色,只是暂时被某些不和谐的阴影遮挡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很多医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临床一线救死扶伤。 谈起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医药经济报》常务副总编胡永忠满怀感情地表示, 关爱医生 是报社正在策划和实施的一个大型公益活动。 情绪与压力管理 是带给医生的心灵放松之旅,主题就是要和医生一起来释放压力。
胡永忠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活动,通过媒体传递一种信息,倡导一种理念:医生的内心是孤独而脆弱的,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医治。 医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的呵护和关怀。未来我们还将在上海、北京陆续开展此项活动。 胡永忠表示。
瞿利军在参加 关爱医生•情绪与压力管理研讨会 后表示,自己很有收获,对如何进行压力管理,有了更多理论上的指导。 我原来就是个乐观主义者,比较会自我调节。参加活动后理论知识更丰富了,在谈话技巧、与病人沟通上也很受启发。
另一位科室主任表示,在现有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医生只有改变自己。参加完活动后,他回去列了以下几条缓解压力的办法
首先,在科室宣传单上写一些对医护人员有利的文章。如住院费为什么这么贵?住院费包括什么?药价、器械为什么这么贵?药价、器械价格是谁制定的,如何制定的,到医院时已是多少了等。
其次,在科室宣传单上写上医院的制度和程序,医生的工作流程,静脉注射的三查七对等,让患者来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
另外,整理一些医学小故事,面对病人或家属提问时可以讲给他们听,让患者及家属能从中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充分做到病情的告知,将专业知识大众化,尽量避免用高深的理论,也不讲结论,而是引导其用正确的思维理性地思考,让家属及患者参与到诊疗过程中来。
同时,告诉病人不要在疗效和金钱之间找联系,两者毫不相干。金钱的作用只是桥梁,为生存多一个机会,医生不是机会主义者,不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
有的办法已在应用,有的还在筹划中。我相信严格遵守了上面几条,病人会对我们更加理解、配合,我们的压力定会大大缓解。 这位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