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治疗 » 正文

药品缘何步奶粉后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0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665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日前,有媒体报道云南6名患者使用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例死亡;19日上午,国家卫生部通报了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标称 苗族瑰宝、草药奇珍 的苗岭洁肤霜,却含有一种叫丙酸氯倍他索的激素。前段时间,奶粉中含三聚氰胺致肾结石一事还未完全平息,这一波又起,再次暴露出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不力与某些人的利益熏心。

  据了解,该企业共生产茵栀黄注射液26万支,已经全部销往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云南、陕西和宁夏自治区共8省(区)。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甙、金银花的茵栀黄注射液,和近日被要求暂停使用的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一样,都属于中药注射液。

  研发新药既是世界性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难点所在,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透漏:固体制剂转注射液,算是新剂型的申报,可以重新定价。而且,注射液是在医院强制用药,用量更大,相应的比口服药的利润空间也更大。为了能扩大盈利空间,生产厂家谋利,一点也不足为怪,可是,既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都掌握了这方面的数据信息,职能部门的监管为何就不能相应地严起来呢?生产中药注射剂的准入门槛为何就不能相应高起来呢?而非要等到出了人命才开始检讨、追查。

  在发达国家,抗生素和激素使用是一种向国民普及的常见科普知识,而在我国还是一块盲区;另外,一些医生急功近利,为了短时间内提高治疗效果,迎合患者需求滥用激素。早在2006年就有鱼腥草注射液被暴有不良反应,主管部门承认对中药注射剂审批不严。现在,对于中药注射液,国家更应实行从严、整顿、巩固、提高的宏观政策。对新开发的中药注射剂必须严格控制,从严审批和监管,宁可加大研发成本也不能滥竽充数。

   苗岭洁肤霜 出事被曝光后,该公司法人代表王英给出的解释是公司一名负责人故意使坏,指使他人故意在产品中添加激素。试想 投毒 者是企业真正的 主人 ,把企业搞搞垮,对他有什么好处呢?而且 投毒 发生了那么长时间,为何直到媒体曝光才暴露?企业对整个生产流程没有进行有效监控吗?生产环节没有发现,质监环节为何也没有发现?含有激素的害人产品是怎样检验合格流入市场的?一连串的问号难免让人疑窦丛生,这样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后还有谁敢用?

  产品质量曾经是各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海尔砸冰箱、温州烧鞋 企业与消费者的质量意识陡然提升,就在各行各业大谈品牌、资本、战略的时候,质量仿佛成为大家已经做的最好的环节被回避。当一件件质量事件发生时,一家家企业在质量之河翻船时,才幡然醒悟,最重要的是踏踏踏实的做好产品的研发、管好产品的质量、做好产品的服务。国家监管部门更应该严守其职,加大监管力度,对质量不合格者决不姑息纵容。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