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随时可能“要命”的产科急症(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09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790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日前,湘潭妇幼保健院发生一起产妇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后经证实产妇死于羊水栓塞。据专家介绍,羊水栓塞是产科发病率低而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目前世界上孕妇出现羊水栓塞的几率为4/10万~6/10万,但母子死亡率却高达80%以上。那么,除了羊水栓塞外,产科还有哪些急症是有致命危险且随时可能“要命”的呢,这些急症可以预防吗?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静表示,孕产妇应该在孕期内遵医嘱严格做好各项必要检查,这样可及时发现孕期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贫血等疾病的早期症状,积极与医生沟通并及时治疗,以便及时得到治疗,将产科急症的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目前对产妇有致命风险的急症主要有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等。

  产后出血

  陈静介绍,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正常情况下,胎盘排出后,子宫肌纤维立即收缩,使其间原来开张的血窦受压,血栓形成而迅速使流血量减少,其止血作用以肌纤维的缩复功能最为重要,如果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异常就有可能发生出血。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妇产后大出血时若不能及时止血,将会造成失血过多而休克,紧急时可能需要摘除子宫来挽救患者生命。陈静提醒说,孕期要调整好心态,避免分娩时过度紧张。要合理饮食,严格控制胎儿体重,避免巨大儿的产生,增加产道负担。尽量选择顺产,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

  高危人群:所有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妊娠合并贫血、脱水或身材矮小的产妇,怀有巨大儿孕妇、剖宫产史、凝血功能障碍等人群要格外注意。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种疾病,是孕产妇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子痫等。症状包括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

  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以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特殊表现,于妊娠晚期发展呈最严重而紧急情况时,则发生子痫。以抽搐及昏迷为特点,可并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颅内出血、胎盘早期剥离等。孕期间先兆子痫的发生率为5%~10%,在怀第一胎时,尤其是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的准妈妈,患先兆子痫的风险会高一些。

  陈静介绍,对低危人群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高危人群可能有效的预防措施有:首先是合理饮食,补充钙剂,口服至少每日1克;其次适度锻炼身体,提高体质;最后是必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早防早治。

  高危人群:除初孕妇女外,双胎、多胎的孕妇;有高血压易感因素、遗传因素的女性;有血管性疾病、肾病及糖脂代谢异常的女性;超重或营养不良的女性,同样也有比较高的患病风险。

[责任编辑:昕亚]

1 2 下一页 尾页

21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