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为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和疾病康复服务体系,四川日前已正式启动“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并计划在今年底前建立10座左右“治未病中心”,探索和引领此项工程向广度和深度方向拓展。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说,中医自古就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之理,一观念经过历代医学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学术价值和重要意义在于珍惜生命、注重养生和预防保健,即防患于未然。开展“治未病”工程可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杨殿兴介绍说,启动“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后,四川“二甲”以上的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筹建“治未病”科室,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同时,“治未病中心”将把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探索建立全新的健康保障模式,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
据了解,四川近年来正不断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截至去年底,全省4609乡镇卫生院中设中医科(室)3792个,占总数的82.3%,农村中医服务量达36.65%;全省6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设中医科室537个,占84.9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服务量达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