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心脏微血管阻塞中医药有望破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9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1105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心梗后,在心脏大血管里采用机械方法安放支架以疏通是惯常的疗法。可遇到支血管甚至是微血管阻塞,同样可导致心脏组织无血液供应,造成严重心肌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时,支架根本放不进去,该怎么办?

  记者从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发布了通心络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指出通心络药物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在大血管支架术后微血管阻塞的状况,通心络代表的中医药学有望破解心脏微血管阻塞这一困扰心血管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未来二三十年

  成心脑血管病高危期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跃进介绍,未来二三十年将是中国社会的老中青三代人得心脑血管病的高危期,其中心梗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急性心梗患者的功能恢复不良主要是心脏微血管的损伤没能很好修复造成的。心脏的血管堵塞是发生在相对较大的血管,大血管受阻,下游分支血管则血流不畅,相应灌溉的区域因缺血、缺氧造成微血管内皮损伤,继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杨跃进介绍,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放支架后虽然疏通了血管主干,但微血管损伤很难恢复,微血管阻塞,心脏组织仍无血液供应,医学上称为无再流现象。这种现象可造成严重心肌损害、进行性左室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是不能降低冠脉再通后5%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也是困扰心血管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通心络类中药

  有望解决微血管阻塞难题

  为破解心梗后无再流的医学难题,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组织9家医院,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目前已共同完成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的子课题 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循证医学临床试验 ,为破解心脏微血管阻塞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据介绍,专家在该临床试验共纳入发病12小时以内的心梗患者219例,他们均在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108例)或安慰剂(111例)治疗,经卫生部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生物统计部统计,通心络对于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具有显著防治作用,能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急性期和恢复期心肌有效再灌注。

  专家临床观察发现,通心络类中药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黏度疗效,兼能起到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有助于解除心脑血管痉挛、抑制斑块在血管内的形成和稳定易破裂的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放支架、溶栓后的血管再狭窄。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