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不少人都知道年糕寓意 年年高 ,但过年吃年糕的由来,你了解吗?到底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由来。
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
年糕,过年必不可少的贺年糕点。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它就饱含吉祥之意, 年 与 粘 同音,能理解成为新年或团圆凝聚之意,而 糕 谐音 高 ,寓意步步高升。
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 年 ,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 年 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 高氏族 ,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 年 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 年 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 年 度关,于就把 年 与 高 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说起吃年糕,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终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故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 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四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争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砖头的年糕,渐渐地,过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习,风行各地。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 年年高 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