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治疗 » 正文

中医药产业迎来契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16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775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42岁的甘永兵出生于中医世家。过去的18年里,他在湖北省钟祥市经营着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中医诊所。2007年3月份,甘永兵雄心勃勃地以3000万元代价接管了北京国济中医院,谋求更广阔的市场,不过最终的结果令甘永兵失望不已 由于诸多政策限制,致使甘投资的医院无法大施拳脚,到去年底,北京国济中医院已沦至歇业的境地,最终甘以500万元的价格忍痛转让出去。

  铩羽而归的甘永兵在湖北老家再次进行大胆尝试,他投资1000万元,将自己的诊所扩建为一座占地800多平方米的4层楼房,并更名为钟祥市东街平安医院,于今年年初正式开业。 以前很多中医都不敢声称自己为中医,我自己也一度以为中医到我这一代就该结束了。 这位不甘心失败的民间医生告诉《环球企业家》。

  5月11日晚,当甘永兵得知国务院在3天前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迫不及待地上网找到这份文件进行研读。 我一口气读了6遍, 甘永兵说, 中医药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不过终究还是来了。 甘同时有些懊恼,开始后悔过早放弃了北京国济中医院的项目。

  长期式微的中国中医药产业有望迎来一场巨变。中国的农村基层医疗网络在1980年代逐渐解体,大多数擅长中医的 赤脚医生 不得不另寻活路,但投资巨大的以西医和西药为主的卫生体系却未能充分填补农村基础服务的空白,同时,整个社会已不能承受日趋膨胀的医疗支出费用。在最新的医疗体系改革方案中,提出了坚持 中西医并重 方针、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凭借其简、便、廉、验、安全、治未病等特色优势,可与西医药形成优势互补。 《意见》出台是很及时的,主要是和新医改配套。重点是在医疗服务方面,将极大推动社区医院的建设和完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专家张志杰对《环球企业家》说。

  中国将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视之为对新医改方案的有力补充,它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西方世界已经有越来越多能够接受天然药物的消费者,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替代药物部的数据显示,去年有将近一半的美国18岁以上成年人尝试过草药、针灸等替代性医药。

  中国中医药突然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地位将使得这一领域内的公司纷纷受益。 这其中不仅有同仁堂这样的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字号(该公司去年营业额达到29亿元),也有像和黄医药这种新锐公司。当然,中医药领域也并非本土公司的独角戏,一些嗅觉灵敏的跨国公司也积极挖掘这一传统药物宝库。这当中不仅包括以中草药为原料开发新药品的默克、诺华和礼来这类世界制药公司,也包括资生堂、联合利华等化妆品生产商,甚至可口可乐也对中药充满兴趣,该公司一直酝酿推出中药饮料,称其配方的 重要程度不亚于原始秘方 。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