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上海市12项中医适宜技术进入社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942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社区推广与应用经验交流会上,记者获悉, 中医适宜技术 在社区需求大,每年就诊患者逾百万人,但与高需求对应的是医务人才短缺、设备陈旧等问题。
   
    中医以保健、预防、康复见长,这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学理念正好吻合。如何在浩渺的中医学中摘选切实有效、适合当代的疗法? 中医适宜技术 就是一种途径。所谓 中医适宜技术 ,即针对常见病、多发病,采取经临床长期实践被证明有疗效、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又能普及推广的的各类中医药疗法。从2005年起,上海相继推出12项 中医适宜技术 进入社区。这12项技术包括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温针透刺治疗老年型膝骨关节炎等针灸、推拿、练功养生等中医技术。
   
    乍看之下数量并不算多,实际上每项技术必须具有长期临床实践和理论双层论证,一个项目背后就是一个专家教授领衔的团队。以第六人民医院的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为例,这项治疗技术通过十年的临床研究,最终从32个有效穴位中精选了4个基本穴位,以及针对个人情况的4个配穴,治疗有效率达88%。社会上,腰突症为高发病,据流行病学的统计,近70%腰腿痛由腰突症所致,80%以上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使症状得到改善或缓解。在 中医适宜技术 推广进社区医院的四年间,每年就有超过100万患者前来接受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前,12项中医适宜技术已经推广到本市18个区县的200多家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社区对中医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医务人才短缺成了棘手问题。 中医适宜技术再好,还得对社区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不然难以让老百姓获得实惠。 上海市中医适宜中心社区推广应用研究室主任吴耀持告诉记者,尽管12个项目背后都有一个专家讲师团,但定期定点的培训恐怕 请不来 社区医生。由于社区医院人手紧凑,往往一个科室就一个医生,医生外出培训就意味着该科室得关门一天。于是,吴耀持只得利用双休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公益性培训。
   
    在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正得到全面推广。日前,一位65岁的偏瘫老太太通过该技术恢复行走,这让医院负责人潘毅慧印象深刻, 倒不是因为老太太激动得要在医院门前放鞭炮,而是她的康复给了我们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动力。 不过,并非所有的医院都具有推广的动力。 中医设备并不昂贵,但有些医院连电针仪等基本设备都没有。 在吴耀持看来,诸如人才培养缺失、设备仪器不足等中医推广难题,主要在于部分医院对中医存在偏见 由于中医疗效并非立竿见影,部分医院对中医项目推广 意兴阑珊 ,客观上制约了中医药在社区的发展。为此,上海市中医适宜中心社区推广应用研究室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量化中医适宜技术的疗效。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