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7日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湖州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生物技术要实现产业化发展,需要在三方面着力 突破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建新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的 新经济动力之源 。生物技术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已经列入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 十一五规划纲要 和中国生物产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 。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长三角地区要集中力量积极发展生物等战略性高技术产业,重点推进生物等领域的自主创新。长三角地区要实现这三大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需要突出三大重点:
一是着重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生物技术和产业,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林新品种,努力提高农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业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二是着重发展有利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生物技术和产业,通过大幅度提升新药创制水平,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加速诊断试剂、疫苗和防护设备的开发,加快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努力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三是着重发展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生物技术和产业,积极发展符合国情的生物质能源,积极运用生物技术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湖州论坛上,多位专家指出,建立 产学研 合作模式是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在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湖州、嘉兴市和江苏省常州、泰州市等地建立了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中心,这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