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19个县有110所中医院,比率高达92%。为了做强县级中医院,今年重点探索推进中医医疗集团建设。”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波介绍,医改提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做强一批基层“供方”,应能为医改做出贡献。
为深化医改,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积极推进优质资源下沉并印发了指导意见,组建山西省中医院医疗集团,由山西省中医院牵头,成员包括孝义市中医院、翼城县中医院、洪洞县中医院、曲沃县中医院、寿阳县中医院、阳城县中医院、长子县中医院、榆次区中医院、怀仁县中医院、稷山县中医院10所县级中医院,以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资源纵向流动。
强化专科协作提升能力
走进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二楼的国医堂门诊,几乎每个诊室门上都张贴着“停诊一天,赴省城跟师”的通告,孝义市中医院13名临床科室主任与山西省中医院11名国家级、省级专家建立了师承关系。从今年3月24日始,医院已有20多名医生赴省城跟师学习。
孝义市中医院脾胃科宋正昌医师介绍,每周医院都会组织跟师医生赴省中医院学习,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习,医院每次安排班车接送,还准备房间用于午休。
“我跟随省名中医、省中医院院长王晞星学习,师从于他的人很多,有外院进修的医生,还有他的学生,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收获也很大。在跟随老师临床中,我对辨证分型、合理用药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宋正昌说。
孝义市中医院院长魏锦峰认为,县级中医院是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阵地,医疗资源的下沉为县级医院提供了良机,县中医院要借力上级医院,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
他介绍,集团内部对专科专病实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诊断标准,双方协作建设了脾胃病专科,医院脾胃病科的学科带头人是“铁杆中医”田雨河,科室里还有他的8名弟子。魏锦峰对脾胃病科的前景很乐观,他认为,这个科室做强了能有效辐射周边地区,有利于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昕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