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中医支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7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1202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倒立PK头昏脑涨

  熬夜症状:工作时间太久,大脑不免一阵阵地犯晕,思路也卡在某处动弹不得。

  中医支招:倒立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得你的大脑极为疲倦,而久坐不动也会使你处于缺氧状态。此时有一个小小的方法可以帮助你的大脑迅速恢复清醒 倒立。倒立不仅可以增加大脑血液供应,提高反应能力,能够增神提智清脑,防止直立和劳累带来的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还能延缓衰老。

  这种方法对以下症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晚上不能熟睡、记忆力减退、头发稀少、食欲不振、精神不能集中、抑郁、腰痛、肩膀酸硬、视力减退、精力衰退、全身乏力、便秘、头痛等。对于女性来说,时常倒立还能预防子宫疾病和消除腰部赘肉。可以选择在客厅的墙边倒立两分钟,坚持不了的人可以用垫子垫在脑袋下,只要能维持这个姿势就行。不过,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忌用此方法。

  蜜汁PK干燥肌肤

  熬夜症状:一宿未过,镜子里的人已是肤色晦暗、面如土灰,细看看,眼角还有几丝鱼尾纹。

  中医支招:菊花蜜汁不仅清肝明目,祛毒散火,制成饮料喝还能润泽肌肤,延缓衰老。

  做法如下:取鲜菊花30克,蜂蜜适量。把鲜菊花用水煮开,熬至浓汁以后,再加入少量炼蜜制成膏。每晚取15克用白开水冲服。另外,皮肤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会出现营养的流失,因此,在晚餐时多补充一些含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例如猪蹄或肉皮冻,有利于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多数的水果中都富含维生素C,或者口服一两片维生素C片也行。如果做好准备要熬夜,晚餐应少食辛辣食品,防止皮肤中的水分过度蒸发。敏感性皮肤的女性更应尽量少食易引起皮肤敏感的海鲜。酒精类饮料能帮我们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却对皮肤的养分吸收和保养大打折扣,因而尽量少用,而多饮用些鲜榨果汁或豆浆、纯净水等较为适宜。

  拍打PK犯困

  熬夜症状:万家灯火皆灭之时,睡意不知不觉袭来,强睁眼却一阵阵迷糊

  中医支招:拍打犯困是所有 夜猫子 要克服的难关,狂喝咖啡固然能提一时之神,但喝多了也会带来诸如发胖、骨质疏松、影响前列腺等副作用,所以不如试试拍打。拍拍脑袋、拍拍颈部、拍拍大腿 凡是感觉疲惫的部位,都拍打一番。别小看了拍打,拍击法可是中医推拿手法之一,不仅能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还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神醒脑的作用。实在还瞌睡,那就将双手蘸些凉水,然后轻轻拍拍你的脸颊,给脸部补水美容的同时,想不清醒都难了。

  酸枣仁PK失眠

  熬夜症状:终于坚持着做完工作,可当晕晕乎乎地倒在床上时,大脑却一片清醒,失眠了

  中医支招:酸枣仁虽说熬夜很累,可由于压力、兴奋,常会使得人体循环紊乱,反而失眠。酸枣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镇静助眠的功效,非常适合因熬夜导致的虚烦不眠,如果能事先煮好酸枣仁粥及百合酸枣仁,等到工作完喝上一些,对于安眠极有帮助。

  酸枣仁粥味美、方便,无任何副作用。制作方法:将炒酸枣仁300克加水1 500毫升煎至1 000毫升去渣,粳米1~2两洗净后放入药液中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服用。另外,还可用新鲜百合300克,清水泡24小时,取出洗净,然后将酸枣仁10克煎水去渣,加入百合,煮熟食用,治失眠疗效很好。

  五禽戏PK腰背疼

  熬夜症状:端坐数个小时后,手腕疼、颈肩疼再加上腰背疼,熬夜一族怎一个疼字了得。

  中医支招:五禽戏五禽戏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对于熬夜者来说,倒也无须专门去学习,只需试着像大熊般四肢着地走一走、像鸟般展展手臂、像虎般伸展身躯 身体在经过活动、释放后,自会缓解各处的酸痛。

  薄荷枸杞PK上火

  熬夜症状:空气干燥,工作繁忙,劳碌一天后再熬夜很容易 上火 ,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的症状。

  中医支招:薄荷、枸杞熬夜后上火最好不要靠喝清热解毒的凉茶来败火,因为熬夜容易耗阴,所以才导致 上火 ,为了人体 阴 的恢复,此时,应该多喝具有滋阴清热的茶饮,如薄荷、枸杞、金银花、麦冬等花草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银花、麦冬易伤胃并会引起腹泻,不适宜长期饮用,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不要再饮用了。而薄荷、枸杞性质温和,可以长期作为保健茶饮用。另外,还可以多吃苹果、梨、萝卜、黄瓜等蔬果。对于喜欢吃海鲜的人来说,在此期间最好放弃享受美食,以免造成吃海鲜类食物 火 上浇油的情况。

  杞菊地黄丸PK视线模糊

  熬夜症状:忙忙碌碌中,盯着电脑的眼睛越来越涩,视线慢慢模糊。

  中医支招:杞菊地黄丸熬夜最伤的是眼睛,视疲劳与中医眼科肝劳一症相似。 肝劳 一词最早见于《千金要方》,是指持续地注视近距离目标后,眼睛过于劳累而出现眼胀、眼痛、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因目为肝窍,故名肝劳。因此,具有养肝益肾、明目益睛作用的中成药,比如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成了缓解视疲劳的经典药品。

  杞菊地黄丸组方为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方中枸杞子滋阴补肾,兼能养肝明目;菊花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本药能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亏引起的视物疲劳、视物昏花、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泪等症。明目地黄丸组方为杞菊地黄丸加当归、白芍、白蒺藜、石决明。此方对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引起的多种眼目病症有良效。

  平日里爱熬夜的人不妨常备上述两种地黄丸,想起来时吃上一枚,对护眼大有益处。

  熬夜后还可使用眼膜敷眼,冰凉的质感能实时消除眼部疲倦及浮肿。值得一提的是,中医补肝肾很有学问,用地黄丸保护视力,首先要弄清是肝肾阴虚还是肝肾阳虚,所以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此类药物。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