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治疗 » 正文

抗真菌中药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15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853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人们在预防和治疗真菌的研究特别是浅表真菌病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由于深部真菌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加上治疗的难度、真菌的抗药性、现有药物的毒副作用等因素存在,使得人们仍在不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目前在开发抗真菌中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山苍子   山苍子油乳剂可抑制胞壁和胞膜成分的合成,引起菌体破裂,内容物渗出可致真菌死亡。   丁香   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可观察到丁香醇作用于真菌后超微结构的改变,推测了香醇可能首先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引起膜的损伤、破坏和通透性改变。这样一方面药物进入细胞内,使线粒体膜受到损伤,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又可影响到细胞壁的合成更新,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对紫丁香的抗菌有效成分3,4-二羟基苯乙醇的衍生物SY-01的抗真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发现,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质膜改变更加明显,线粒体膜、核膜破损,导致细胞内容物渗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而致细胞死亡。   肉桂   在对肉桂醛的抗黄曲霉作用及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发现,肉桂醛有明显的抗黄曲霉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使药物渗人真菌细胞内,破坏细胞器而起到杀菌作用。   柠檬   在柠檬中提取的柠檬醛有抗真菌作用。应用生化化学方法并结合电镜,观察柠檬醛作用于黄曲霉后线粒体形态的变化。结果显示,柠檬醛处理组线粒体发生不规则增加,形态不规则,结构无序,表面粗糙;同时线粒体氧化还原酶以及线粒体呼吸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认为柠檬醛一方面减少能量的合成和利用,同时还通过降低还原型辅酶D合成量而减少还原力,不可逆的抑制核酸、蛋白质、脂类及糖的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