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上,初冬的夜晚已有些凉飕飕,一名背着药箱、微胖的老人背影,出现在长兴县洪桥镇陈家埭村乡村的小路上。
老陈,你又来啦? 一户普通的农户家里传出惊喜的声音,随即打开门将他迎了进去,因为来人就是该村的社区责任医生陈本傅,大家亲切地称呼他 老陈 。
这些天情况怎么样? 一进门,陈本傅就关心起农户家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李银娥。量好血压、记录完老人的血压值, 临行前,老陈又不忘叮嘱家属一番, 要按时吃药、饮食要清淡。
在陈家埭村及周围一带,说起陈本傅,可谓无人不识。老陈从1964年到2010年在洪桥镇陈家埭村行医,已有46年,从 赤脚医生 到现在的社区责任医生,老陈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职责 救死扶伤。
陈家埭村有500多户村民,离县城15公里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十分不便,村民经济不富裕,缺医少药。老陈就成了群众的贴心人,村民有个头疼脑热,他总是能背着个药箱及时赶到。实践下来,老陈为了节省有限的医药资源,为群众解除病痛用得最多的还是一把草药一根针。
除了为群众看病,陈本傅把许多时间都花在学习传统医学上,钻研针灸和中药治疗技术,先后攻读了中医内科学、内经伤寒论等各科书籍,写下了数十本医学笔记,背诵汤头歌诀、抄录外科医宗金鉴图谱二百多幅,他想利用长兴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群众习惯接受的优势,用中草药预防常见病、多发病。
一把草药能救命,他的医术得到了村民广泛认可。传统医学中的针灸技术成为陈本傅又一个用心钻研的方向。为了能准确掌握穴位和针刺感应,老陈在自己身上做了上百次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培训,陈本傅的针灸技术不断提高,1995年被破格吸收为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2006年,洪桥镇陈家埭村卫生室正式改名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然和过去的工作许多内容相似,但服务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六位一体 的工作和农村3大类12项公共卫生任务让陈本傅也因此更忙了。
为了办好社区卫生服务站,他把工作精力放在两大块上,先是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再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在接受群众诊疗后,他尽心做好全村每户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同时做到对全村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和困难群众上门服务,定期随访、定期测量血压,受到老年人和患病群众的欢迎。
2008年,这个服务站被评为市社区卫生服务星级站。而老陈自己今年被光荣地授予 感动浙江卫生十大人物 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