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持續高攀的CPI正對中醫藥企業的生存帶來嚴重的考驗,有鑒於中藥生產所需主輔料原料價格迅猛上升的影響,廣東中成藥價格與成本倒掛現象嚴重,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俊修透露,協會將於九月聯同廣東省物價局展開中藥企業原材料成本調查,並將形成專業的調查報告上報廣東省政府,最終向國家中醫藥價格主管部門反映企業困難,以提升中藥材的合理定價水平。
中成藥售價與成本倒掛
「老藥現在頂不住了」,張俊修在今天舉行的「廣東嶺南特色食品發展與產業創新暨醫藥產業發展峰會」上發出如此感嘆。據悉,廣東省擁有優多「老藥」和馳名中外的中成藥,以陳李濟為代表的南方中成藥一向是中國最重要的中成藥品種,「素有南藥北用」之盛名。
據悉,中成藥價格在內地屬於政府管制內範圍,一直以來作為中國特色產品就處於低價的狀態,現加上之前中藥產品幾次的降價行動,中成藥價格是比較低廉的。然而在近幾年物價瘋漲的前提下,中藥材也水漲船高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開展專業調查上報國家
張俊修認為,困擾目前中成藥生產企業的成本問題,主要是生產原料──主輔料中藥材價格上漲太快且持續攀升,「有些原料漲價已超過50%」,中成藥企業產銷價倒掛情況已經出現,他認為這種成本與價格的倒掛情況將會危及中成藥的傳承和發展。
「長期的倒掛將會迫使企業偷工減料以消化成本上漲壓力」,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將影響中成藥的聲譽和行業生存。
為此,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已與廣東省物價局確定,將在九月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中成藥企業的成本調查,主要是了解中藥材的漲價情況、中成藥企業的成本負擔以及承壓能力等問題。
這份行業的成本調查報告將會上報廣東省政府,由廣東省政府向國家有問部門反映中成藥企業的現實困難,以提高中成藥合理價格,保護中國特色優勢藥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