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注意夏日别让药品中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06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922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人们怕热,药品更怕热,这时你可别忘了保护好你的药箱。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上升而加快。一般来讲,温度上升10℃,化学反应速度就可增加2~4倍。

  高温可以使生物制剂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效,使糖衣片、胶丸发生变形粘连,也可以使丁香、桂皮、薄荷、细辛等中药里的挥发性成分大量挥发,降低它们的药效。

  夏日的强光也是导致药品变质的重要因素。西药大多是化学制剂,阳光直射会加速药物变质,尤其是一些维生素、抗菌素类药物,甚至会生成有害物质。因此药物不宜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而应当储存在棕色的瓶子或不透光的容器中,放在阴凉的地方。

  下面这几类药品容易在夏季发生质变,你要格外注意:

  栓剂多用于插入肛门、阴道中,在人体37摄氏度的体温下逐渐熔化吸收,当然在酷暑里也容易发生质变。另外,眼药膏等药物受热后也容易出现类似于栓剂的变质特征。

  糖浆剂、眼药水等药品,要经常对光看一下是否依然澄清,如果发现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冲剂(如板蓝根冲剂等)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受热易发黏、结块,有的密封不严的还容易招来小虫,一定要认真检查一下。

  药物胶囊或胶丸(如维生素E胶丸、鱼肝油等)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粘连在一起,有时还会产生异味。

  中药制剂里,蜂蜜、红糖等是其中的添加剂,容易发霉生虫,而且那些用白蜡封住的药丸也可能在高温下裂开,导致变质。

  在高温下,片剂在药品剂型中相对稳定一些。但要注意那些糖衣片有没有裂开、变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药品对 热 特别敏感:乳酶生、胃蛋白酶、胰岛素、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按要求应该放在2~15摄氏度的低温处保存。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