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世博會電子中醫「坐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30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1012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電子中醫」坐堂,你聽說過嗎?在上海世博會城市未來館裡,就有這麼一台機器為參觀者望、聞、問、切,開出健康處方。

這是一台家用中醫數字化四診儀,它集中醫問診、面診、舌診及脈診於一體。體驗者將手伸入機器上的一個圓孔,「脈象儀」中的傳感器會自動搜索脈搏,完成「把脈」。另外一個圓孔是「面象儀」,用來採集體驗者的面診、舌診信息。「機器中醫」身上的大屏幕,還會出一系列問題進行「問診」。最後,「電子中醫」會根據體驗者面、舌、脈、問診的計算機輔助判讀結果,開出個性化中醫健康處方。

這台善於「診脈」的「電子中醫」凝聚著上海中醫藥大學幾代專家30多年的不懈努力,它將徹底刷新「一個老頭,三個指頭」的傳統中醫形象。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楊華元告訴記者,「中醫四診儀」採用中醫四診信息融合智能化診斷系統,模擬傳統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斷方式,實現了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中醫的對接。據悉,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有一定主觀性,也缺乏統一的、量化的依據。在傳統中醫的經驗模式中找到「標準化」是突破口。專家們在曙光、岳陽、普陀、華東等醫院收集臨床各科資料完成中醫問診資料的檢索,篩選出約460個常見臨床症狀,最後進行中醫問診症狀、證候的規範化,按照中醫辨證的思維,制定出了問診的初步診斷標準,中醫四診智能化讓傳統中醫前進了一大步。

「中醫四診智能化實現了中醫診斷技術的第四次革命,它採用的多學科發展研究中醫的方法,是傳統中醫發展的必由之路。」楊華元表示,中醫四診信息融合智能化系統,包括舌象診斷、面色診斷、三部多路脈象檢測診斷、智能化穴位診斷等子系統,實現了現代信息技術與現代生物學技術的結合。

中醫四診智能化系統可對中醫內、婦、兒、皮、男科等多種症型進行辨證,出具相應可靠的臨床處方,全面提高臨床診療效果。同時,它能詳細儲存每位患者臨床診療記錄,便於臨床醫生收集病案信息、篩選有效處方。

該系統的「人機會診」模式,能為缺乏經驗的年輕中醫提供便利,包括提供理、法、方、藥等參考,系統提供的幾千首經典方劑也方便醫生隨時調用,有效解決處方記憶問題。另外,系統擁有的病案分析、經驗方存儲、藥品處方註解、個人心得等功能,可有效支持老中醫進行經驗總結。系統以表格形式記錄老中醫診病全過程、複診病人歷次病情變化及處方藥味的加減等細節,方便挖掘整理老中醫經驗,使中醫事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此外,中醫四診信息融合智能化診斷系統還能應用於課堂和遠程教學中。它能用於課堂訓練測試及數據分析,使傳統的望、聞、問、切中醫四診更形象化、智能化,有助於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中醫臨床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遠程教學中,該系統也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不久的將來,中醫四診智能化還有望進入家庭,為人們日常養生提供服務。利用該技術能做體積較小的便捷傳感器,隨時監測個人健康。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