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医传统知识调查中的几个问题(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0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833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正在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摸清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存续状况,为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建立档案,并建成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实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利用与惠益分享提供技术基础。这是我国把传统知识保护从理论研究推进到实务操作的重要举措。

  对于本次调查,相关调查技术规范已经对调查对象和范围做了明确。但由于“传统知识”这样的学术概念在中医界尚不广为人知,对本次调查涉及的一些问题难免存在理解偏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是个长期系统工程,本次调查仅是起点,因此对于一些基本问题,应梳理清楚。在此仅对自身参与本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做一粗浅探讨,以利实际操作。

  什么是中医药传统知识

  什么是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本次调查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由于词组里有“传统”二字,有人理解为:传统知识是中医药知识的一类,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类是中医药现代知识。实际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产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志、名称和符号,未披露信息,以及一切其他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创新和创造 ”。这里的“传统”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说,“这种知识体系的创造、创新以及文化表达方式,通常是代代相传的,为某个特定民族或其居住地域所固有的,并且是随着环境改变而不断演进的。”

  WIPO发布的《传统知识持有者的知识产权需要和期望:WIPO知识产权和传统知识事实调查团报告》中,将传统知识分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包括创作和表演)、传统科技知识(包括生活知识)、传统标记(包括符号和名称)、与传统知识相关的生物资源、有形文化财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和传统生活方式及其要素六大类。有学者从内容上统筹为三大方面: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统筹创作和表演、有形文化财产、传统生活方式),传统科技知识(主要是传统医药知识,其中生活知识由于公共性特征可以不列),遗传资源(指与传统知识相关的生物资源)。

  由此可见,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重要分支,属于传统知识的一类,而不是相反。厘清这个概念,有利于纠正中医错误的发展理念,避免走中医西医化的歪路。

  持有人如何确定

  持有人如何确定,也是本次调查中经常碰见的问题。相关技术规范明确了持有人可以为个人、群体或单位,但是具体如何认定,还需进一步探讨。

  我国现行法律要求,中医药从业者都应挂靠医疗机构进行执业,因此有人说,从业者在单位执业,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属于完成单位任务,持有人应为单位。笔者认为,对此不能一概而论,还应具体分析。

[责任编辑:昕亚]

1 2 下一页 尾页

21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