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足是六经之根”,人体十二经脉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足部的经络穴位多达60多个。
【基础篇】
中医认为“足是六经之根”,人体十二经脉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足部的经络穴位多达60多个。泡脚疗法有疏通经络气血、驱除寒冷的作用。现在正值冬季,睡前用热水泡脚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生姜沐足
方法:准备50克生姜,可在泡脚的温热水中放入切好的生姜片,或将生姜片在锅中熬10分钟左右后,再将熬好的姜水倒入泡脚水中。
适合人群:姜,既是调味品又是一味中药,有温通作用,可温阳散寒,特别适合虚寒体质的人。姜有渗透作用,泡脚时加入姜,姜的有效成分可经皮肤吸收,这也是中医外治的方法之一。有慢性肠胃问题、经常失眠多梦、怕冷而手脚冰凉的人,睡前都可以用生姜来沐足。
★酒沐足方法:在调好温度的温热水中,放入两汤匙白酒或黄酒,然后沐足。
适合人群:酒,有通络止痛、舒筋活血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特别适合有痛症的人,如关节痛、痛经等。有些老人指关节一到冬天就痛,可以泡脚时加酒,在泡脚的同时也可以把手放入水中同时泡。
★醋沐足
方法:在调好温度的泡脚水中放入两汤匙醋。
适合人群:醋,有很好的收敛作用。适合月经不调的女性泡脚时使用,还同时能起到美容的效果。高血压患者也适合用醋泡脚。
Tips
1、用桶泡脚比用盆要好,水不要仅仅盖住脚面,最好能泡到小腿处。
2、水温最好控制在45℃左右。
3、泡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不要贪求大汗淋漓。
4、忌空腹时泡脚,因为热水泡脚能使人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消耗热量增加,空腹时人的糖原贮量较少,易发生低血糖。
5、忌餐后立即泡脚。饭后即用热水泡脚会因水温的刺激,使皮肤和下肢血管扩张,胃肠中的血液相对减少,妨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在餐后一小时以后泡脚为宜。
【进阶篇】
中药泡脚是根据中药辨证施治原则,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适宜的药物,用水煎取汁液后浸泡双脚,通过药物对足部反射区和穴位的刺激渗透作用,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脚部吸收,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效果。
●失眠人群
可用合欢皮、酸枣仁、当归、素馨花各30克,加水熬一个小时后倒入泡脚盆内,再加入适量温热水,调温到45℃左右,即可泡脚。泡脚是加入这些药材能起到养心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可在睡前一个小时泡脚。
[责任编辑: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