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浸大中醫院設藥檢中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9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1007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保濟丸」風波令市民關注中成藥的監管。香港浸會大學中醫院搶佔先機,率先成為本港首間成立中藥檢定中心,可測試中成藥是否含有重金屬、殘餘農藥等,若通過測試,可獲中心頒發「A嘜」認證。浸大中醫藥研究所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方宏勳說,希望建立一套獲國際認可的優質認證標準,推動本港中成藥的發展,但承認難以一步到位。

浸會大學中醫院乘醫療產業的勢頭,率先設立本港首間中藥檢定中心。方宏勳說,中心合共投資二千萬元,包括三個實驗室,可以進行無菌測試、微生物測試、重金屬測試,以及用指紋圖譜分析中成藥主要成份含量。中心可接受業界委託化驗中草藥及中成藥,估計佔現時本港中藥化驗市場約三成。

為了提高中成藥質素保證,中心同時提供「A嘜」優質中藥認證計劃,至今已測試十一種產品。方宏勳說,參與計劃的製造商需要「過三關」,包括對藥材進行顯微鑑定,重金屬、殘餘農藥測試,以及化學成份指標是否符合香港、中國藥材要求,方可取得「A嘜」認證,而且須每年送檢及抽檢八個樣本,每年至少支付八萬至三十萬元。

不過,「保濟丸」事件令市民關注原材料問題,方宏勳承認不是每種抽檢的中藥都會測試有否含西藥,因成本太貴,只能針對高風險產品,如減肥藥、壯陽藥,或過往有否銷售歷史,如有沒有事故進行分析。他說,一般中成藥不會摻雜西藥,若藥廠同時生產中成藥、西藥,應避免原材料交叉污染。

方宏勳說,中成藥長遠需達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水平,現時本港有五百多間中成藥製造商,當中只有七間達GMP水平,但若急於即時推行GMP,估計逾五成中小型製造商會被淘汰。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