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医保健 » 正文

中醫界促設立法會中醫議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5  来源:中医中药  作者:中医中药  浏览次数:681
核心提示:中医中药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下稱「註冊會」)日前舉行「中醫界政改立場意見座談會」,註冊會會長馮玖代表業界向政府提出要求,於二○一二年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中,增設中醫席位。本地兩家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出席並發言,支持中醫專業爭取與其他醫療專業享有的平等議政機會,認為有利香港醫療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現任立法會議員潘佩璆(本身亦為西醫)出席座談會指出,功能組別對業界和社會都起到重要作用,他認為西醫在立法會有席位,在議會和業界發揮重要作用;中醫既是香港合法醫療專業,醫學界有中醫的聲音,有利中西醫協作服務社群。

中西醫業者相若

註冊會會長馮玖表示,現時香港的中醫師有近九千人(註冊中醫6138,表列中醫2792,合共8930人),加上中藥師及輔助員工(估計近萬人),實為本港一支龐大的醫療支持力量;較二零零八年立法會選舉已登記的醫學界選民(10606人)及衛生服務界的選民(36968人),同樣是舉足輕重,同時同地在基層社會發揮穩定的作用。

然而,目前立法會內中醫界卻是唯一沒有議政代表的醫療專業。馮玖說,醫療界有西醫及牙醫的代表;衛生服務界有脊醫、護士、助產士、藥劑業、醫務化驗師、放射技師、物理治療師、視光師、職業治療師及牙科輔助人員等,唯獨中醫是沒有議政代表的專業。

下情不能上達

馮玖承認,相比其他醫療專業,中醫在本港取得專業認可資格的歷史較淺。但她說,從立法承認中醫至今已十年,對於業界的規管、進修和自律機制,已建立起嚴格、完善和暢順的運作模式,中醫藥的發展應該與時並進,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目前許多以中醫為基礎,對民生有利的醫療設施和建議,都因為下情不能上達,無法取得社會資源向公眾開展。就以近期本港面對的流感疫情為例,中醫藥有許多預防性的應對策略,都具有實質療效,兼為大眾熟悉和支持。可惜,中醫的聲音只能在民間流傳,作小規模的運作,無法給予市民大眾更多的選擇。故此,中醫藥的發展至今仍停留在民間自行開發,私營服務為主的階段,令依賴免費公營醫療服務的基層百姓,無法受惠。她指出,缺乏議政代表,無法在建制之內發聲,是中醫藥發展裹足不前的關鍵。

符合均衡參與原則

馮會長表示,業界強烈要求在2012立法會加入中醫界代表。她強調,在目前功能組別制度仍然存在於立法會的情況下,業界的要求是在原有醫學界功能組別中增設中醫席位;而並非要求新增設一個中醫功能組別,如勞工界有三個議席、商界有兩個議席一樣,醫學界亦已擁有兩個議席,分別為醫學界(一)、醫學界(二),當中一席須給予中醫界。她說,這完全符合政制發展專題小組所擬定新功能界別應符合「均衡參與」的原則。
 

 
关键词: 中医中药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